·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坐月子饮食误区有哪些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1-12-14 06:58:41 | www.chinesejk.com

  

  如今的新妈妈往往只生一胎,很少有孕育的经验,因此宝宝出生后往往会显得手忙脚乱,稍不注意就会犯下各种错误,从而影响到母子健康。坐月子过程中误区和错误常常犯,下面就介绍一些坐月子中常见的饮食误区,因为饮食关系到妈妈身体的恢复、宝宝的乳汁获取数量和质量、甚至是妈妈的体重增长等等。所以,希望舒欣妈妈多年来的月嫂护理工作积攒下来的经验,能对新手妈妈有所帮助。

  喝麦乳精补身体

  麦乳精是七八十年代流行的营养品,记得那时德我们看望病人常常是买罐麦乳精。现在的婆婆们也老是让坐月子的妈妈多多喝麦乳精。其实,这里面有误区。麦乳精里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味道可口,也能滋补身体,但是如果是用在哺乳期就不太合适了。因为麦乳精中含有大量的麦芽,而麦芽向来被当做回乳的药品使用,所以经常喝麦乳精会导致乳汁明显减少。对于刚刚生产完的妈妈,母乳喂养是最重要的任务。所以,麦乳精不适合在月子里吃。

  常吃巧克力

  在产前,大夫们常常鼓励产妇吃巧克力,因为它可以为妈妈补充大量的能量,以保证生产时的能量供应。可是,巧克力中含有可可碱,这种成分会通过产后的妈妈进入母乳内,流入宝宝的身体,损害宝宝的神经系统和心脏,影响宝宝的健康。所以,坐月子的妈妈尽量少吃含可可碱的巧克力。

  经常喝茶

  喝水可以补充妈妈体内的水分,增加乳汁分泌,可是茶水中含有的鞣酸会影响肠道对铁的吸收,容易引起产后贫血。而且,茶水中的咖啡因还会令妈妈难以人睡,咖啡因还会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影响宝宝健康。

  只喝汤不吃肉

  产后多喝汤可以促进乳汁的分泌,如鲤鱼汤、蛋花汤等都是既容易消化又能促进乳汁分泌的佳品。但是,准妈妈要注意,喝汤也要有个度,如果每天拼命地喝汤,就可能会引起乳房胀痛,严重的甚至会引起乳腺炎。

  虽然汤里含有丰富的营养,但却有很多不能溶于水的营养留在了肉里,如果光喝汤不吃肉就可能导致妈妈的营养不均衡。

  只吃母鸣,不吃公鸡

  有妈妈认为,在月子期间吃母鸡要比吃公鸡好。其实,在妈妈分娩之后,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会降低,以利于乳汁分泌,而母鸡体内的卵巢和蛋衣含有一定的雌激素,会影响乳汁的分泌。而公鸡的睾丸中含有雄激素,可以调整妈妈体内的雌雄激素的比例,增加乳汁的分泌。坐月子的妈妈要想下奶,就要吃公鸡。

  每天吃大量鸡蛋

  很多妈妈对我说:婆婆总是给她煮5个鸡蛋吃,她实在是吃不下。其实,鸡蛋是新妈妈坐月子时必须的食物。本来鸡蛋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很适合妈妈食用,但是如果食用过多,肠胃并不能完全吸收,反而会影响其他食物的摄人,会不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所以,我建妈妈在坐月子时每天吃1-2个鸡蛋就可以了。

  大量喝红糖水

  红糖不仅能够活血化瘀、补血养血,而且还能促进恶露的排出,是产后补益的佳品。但是,新妈妈也不能长期大量饮用红糖水。

  一般在产后10天左右,恶露就会开始减少,子宫也基本恢复正常,如果此时再喝红糖水,可能就会使恶露增加,引起失血,从而造成贫血。所以,如果妈妈要通过喝红糖水的方法来补养身体,最好只喝到产后7-10天。

  吃辛辣食物

  很多新妈妈在坐月子时胃口并不是很好,所以喜欢用一些辛辣的食物来开胃。尤其是湖南人、四川人。可是,刚生产后的新妈妈如果食用过于辛辣的食物,会导致体内生热,导致口舌生疮、大便秘结等,而体内的热又会通过乳汁传给宝宝,影响宝宝健康。

  所以,在产后的一个月之内,新妈妈最好不要食用蒜、辣椒、胡椒、茵香、韭菜等辛辣剌激性食物。可以通过吃零食、水果等来帮助自己提高胃口。

  除了以上的饮食误区,妈妈还要注意不要营养过量。为了让宝宝有足够的乳汁,新妈妈在月子期间往往会大补特补,这样不仅会导致营养过剩。还会让新妈妈囤积过多的脂肪,导致体内糖和脂肪代谢失调,增加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率。祝月子里的妈妈吃得健康!吃得科学!

(编辑:蔡旭旭)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