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中医名医的特点及继承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2-03-21 00:45:47 | www.chinesejk.com

  中医名医的概念,是指那些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为行业内外公认的医学理论功底深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有相当社会影响和知名度的专家。历史上所习称的“名医”,是指理论精湛、经验丰富、有显著诊治效果、著述成果多、医德好、医风正、深得群众信任的好医生。积极宣传我国历代的名医大家,认真学习总结他们的经验,对发展中医药事业,造就中医药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历代名医所具有的特点

  (一)济世救人,仁爱为怀

  翻开历代文字记载,就能发现医学名家差不多都具有宽阔、仁慈的胸怀。《内经·天元纪大论》说:“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昭著,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之后世,无有终时。”张仲景《伤寒论·自序》中说:“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不慕名利,拒绝为曹操做侍医,而将他精通的方药,用治一般百姓的小儿病、传染病、妇产科病、呼吸道病和皮肤病等。隋唐时的孙思邈谢绝了当时帝王请他做官而专于医道,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见《千金要方·自序》)在他的名著《大医习业》、《大医精诚》两文中,强调医生对病人“皆如至亲”,治病“必当安定神志,无欲无求”。陈实功在《外科正宗》里说:“凡病家大小贫富人等,请观者便可往之,勿得退延厌弃。”龚延贤《万病回春·医家十要》说:“一存仁民,乃是良箴,博施济众,惠泽斯深。”“十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

  (二)读书临床,学验俱丰

  历代中医名家,不但医德好,而且医学理论深厚,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张仲景这位汉代著名医家,既有一片赤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通过实践著成《伤寒杂病论》,书中方组配严密,在因证立法、以法统方、随证加减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含了许多组方原则,被后世尊为“众方之祖”。皇甫谧在《甲乙经》序里说:“若不精通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葛洪在《抱朴子外篇》中说:“孜孜而勤之,夙夜以勉之,命昼日中而不释,饥寒危困而不废,岂以有求于当世哉,诚乐之自然也。”《诸病源候论》作者隋太医令巢元方是医学理论造诣很深的临床家,他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系统论述病因、证候的名家,他读书多,实践多,医疗经验丰富。像这样的中医名家,隋唐以后乃至金、元、明、清,更是不胜枚举。

  (三)博学多才,乐于创新

  历代名医,不仅医学理论博深、临床经验丰富,而且都具有渊博的知识。《素问·著至教论篇》说:“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明确地指出医道应该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事。这样的学术,才可以长久存在,以它来教传后世,亦不致有什么疑惑。晋代王叔和“博通经史”;陶弘景“明阴阳五行,风角星算,山川地理,方图产物,医术本草”;庞安时“凡经传百家之涉其道者,靡不贯通”;至于李时珍,更是“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不窥”;张介宾“博学,于医学之外,象数、星纬、堪舆、律吕,皆能究其底蕴”;《清史稿·叶桂传》载叶天士之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这些都是指出一个医生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博学方可成就名医。

  博学多才,方更能创新。《素问·移精变气论篇》说:“去故就新,乃得真人。”可见当时的医学思想并不固步自封,而是主张“就新”的。张景岳解释这句话说:“去故者,去其旧习之陋。就新者,进其日新之功。新而又新,则圣贤可以学至,而得其人之道也。”张仲景创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创立了自成体系的临床辨证施治之后,经晋唐名医的搜采旧论、整理编次;宋金之校正、定型;到明清名医学派竞起,学术上创新而精,使伤寒学术达到了鼎盛。

  二、继承、发扬、创新,力争成为名医

  历代名医,以其德行佳美、医术通晓、多有贡献而取信于百姓。我特别希望当代的青年中医同道,能够迎接各种挑战,不畏艰难,深刻领会“三折肱知为良医”的艰辛,继承发扬已学到的知识,不断充实提高基本功。重现并重温中医经典和名家著述,同时不断临床实践,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力争成为一名理论功底厚实、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随着时光的流逝,目前我国健在的老中医寥若晨星,至于医术精湛、经验宏富、著作等身的中医学家,更是屈指可数。整理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工作虽然紧迫,但更重要的是青年同道要有坚定的学好中医的信念,坚定而务实的思维,积极参与弘扬中医学术,推动中医事业。以期早日出现大批名医,再创中医新的辉煌。

(编辑:艾美丽)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