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吃太好一岁半宝宝长痔疮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2-05-26 00:23:07 | www.chinesejk.com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越来越精细,缺乏膳食纤维,宝宝常常会便秘,长期便秘容易诱发痔疮和肛裂。

  昨天上午,家住福州台江区的小杨带着一岁半大的儿子来到医院,她发现最近孩子大便时总哭,说“疼”,便便上还有一点血。

  小杨说,自孩子出生以后,大便就很用力,也容易便秘。6个月时断奶改吃奶粉后,便秘更严重,经常三四天才大便一次。后来听老人说,有的小孩就是好多天才大便一次,也是正常,就没再理会了。直到孩子叫疼、出血,她才感觉事情严重了。

  医生告诉小杨,孩子长了痔疮。听到这个结论,小杨大吃一惊,她根本没想到一岁多的孩子会长痔疮。

  医生说,小杨的儿子长痔疮,与生活条件优越有关。

  以前幼儿长痔疮的很少,现在逐渐多了起来,主要是因为吃得太精细,引起便秘。这么小的孩子,如果长期便秘,硬大便会导致肛门破裂,破裂后引起炎症,长期刺激就形成外痔。

  而且这么小的孩子不能进行手术,还是要保守治疗,预防感染,对症处理,可以涂金霉素眼药膏等消炎药膏。

  提醒: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便秘,最好是饮食调节。办法是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如果年龄小,可以吃菜泥、果泥。她建议家长要培养孩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每日定时间、定地点训练排便,以建立良性条件反射,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对于有的家长用土方,将麻油、猪油做润肠剂或用泻药,黄主任说,这些方法万万不能用。因小儿胃肠很脆弱,用润肠剂或泻药可能导致腹泻不止。

  小儿痔疮相关: 宝宝的肛门卫生

  (一)注意局部清洁干燥

  婴儿的神经和肌肉的功能尚未健全,对大便的控制力差,有大便就排,所以排便次数多。有的是一边吃奶一边大便,甚至排便次数超过吃奶的次数,而且常常是稀便,这是乳儿特有的排便形式,对此不必担忧。由于排便次数多,又常为稀便,如尿布更换不及时,很容易引起肛门皮肤潮红、溃烂、感染等,俗称“红屁股”。要保持婴儿的肛门健康就必须随时更换尿布。同时在排便后用温水或温盐水清洗肛门。尿布要用开水烫洗并暴晒。发生红屁股时,洗后可扑上一些痱子粉,再用柔软的干尿布包好。

  (二)建立良好的排使习惯

  儿童有时会发生大小便控制不住,污染衣裤,这是难以避免的现象,家长不宜过多责备,以免加重他们的精神负担。要帮助孩子建立定时大便的习惯,到时间就去大便,如果没有大便也不要长时间坐在便盆上。少数小孩有坐在痰盂上看小人书或玩耍的习惯,这对肛门保健很为不利,家长要帮助他们改掉。小儿腹泻后肛门部可有里急后重感,他们会认为大便没解干净而慢慢坐在便盆上不愿起来,这样很容易引起肛门病。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设法叫孩子起来,用手或棒[1]刺激肛门使肛门收缩,并用温水清洗和用热毛巾热敷肛门,帮助他们克服下坠感。同时要及时治疗小儿腹泻。如果发现小儿大便时哭闹,或排便非常用力、甚至憋得面红耳赤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对症处理。

  (三)要注意便盆卫生

  儿童大多坐在便盆上大便,如便盆边缘有破损可以擦伤皮肤、便盆不清洁可引起细菌感染。集体公用的便盆还会互相传染疾病,所以便盆卫生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另外,儿童大多穿开裆裤,小儿常常席地而坐,往往会发生感染和外伤,也应帮助他们克服这种坏习惯。 小儿痔疮怎么治疗 小儿痔疮的发病率低,治疗宜采用中药外治等简便无痛苦的治疗方法。平时多注意调整饮食,让小儿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蜂蜜;便后或临睡前用温水清洗肛门部,以改善肛门血液循环。 (1)疼痛时可用复方阿司匹林或去痛片,每次2片,每日3次。 (2)如有炎症可用: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首次4片),每日2次口服麦迪霉素,每次0.3支,每日3次口服。如有条件可用青霉素,每次80万单位,6小时l次肌肉注射。链霉素,每次0.5克,12小时1次肌肉注射。与青霉素同时用。 (3)便秘者可选用:液体石蜡,每次15毫升,每晚一次口服。麻仁滋脾九,每次l九,每日2次口服。

  (4)腹泻者可选用:黄连素,每次0.3克,每日3次口服。痢特灵,每次0.2克,每日3次口限。参芩白术散,每次l包,每日2次口服,

  2.中药及偏方(1)白芍、茯芩、山药、薏仁各30克,地榆10克,穿山甲5克,每日l剂,水煎后分2次服.(2)槐角丸,每次l丸,每日2次口服。主治内痔出血、脱出.(3)五味消毒饮:银花50克,野菊花、蒲公英、紫地丁各25克,天葵子15克,每日l剂,水煎后分2次服。主治痔疮有炎症时.。

  预防小儿痔疮的措施: 良好的生活习惯会预防和延缓痔疮的发生。 1、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避免便秘。 2、蹲厕时间勿太长。 3、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蹲位。 4、积极治疗使腹压增加的疾病如慢性咳嗽。

(编辑:小小)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