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液滴鼻治小儿发热
小儿发热当然首选是去医院就诊,但是你知道其实一些药物的正确使用也能在紧急是帮助宝宝退热吗?下面我们就为您介绍一种中药的窍门用法。
鼻腔给药可避免胃肠消化液和肝脏对药物的破坏作用,生物利用率高,药物吸收快,作用强,使用方便。现代临床上治小儿发热常采用10%~20%安乃近溶液滴鼻退热。其实,用中药滴鼻治疗小儿发热也非常好。
中药复方退热滴鼻液,由金银花、连翘、柴胡、青蒿等组成,制成蒸馏液滴鼻,每次每侧鼻腔3~4滴,每30~60分钟1次,有较好的降温作用。柴胡注射液除了通过注射途径给药外,还可十分方便地以滴鼻的方式退热。
例如1~3岁小儿出现高热39℃以上、烦渴等症,屡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时,可取柴胡注射液适量,放入滴鼻器中,每个鼻孔滴4滴,一般滴后30分钟至1小时开始退热。
国内还有人报道用自拟方制成的滴鼻剂滴鼻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也较理想。
以上是我们为您介绍的一种治疗发热的办法,下面我们详细的为您介绍一下小儿发热时的处理。
延伸阅读:专家谈谈小儿发热的处理
我们这篇文章将探讨宝宝发热的原因、发热的类型,还将告诉妈妈们如何对待发烧的宝宝。
发热是儿科疾病中的常见症状,许多疾病可以引起发热,每个宝宝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免不了会出现发热的现象。
发热的分度尚未统一,一般采用:37.5~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0.4℃为高热;40.5℃以上为超高热。如果发热时间超过2周以上为长期发热。
发热原因
Q:宝宝最近发过一次热,想知道哪些原因可引起宝宝发热?
A:宝宝发热的原因有这些:
一、感染性发热:是发热最常见的原因,可由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寄生虫等感染所致。而引起长期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有:结核病、败血症、伤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肾盂肾炎、脑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疟疾等等。
二、非感染性疾病
1、结缔组织疾病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等。
2、组织破坏或坏死:如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淋巴瘤、各种恶性肿瘤、大面积烧伤等等。
3、产热过多或散热过少:产热过多引起的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惊厥持续、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散热过少引起的有大量失水、失血、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等。
4、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如暑热症、颅脑损伤、颅内肿瘤等。
5、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发烧有过程
Q:宝宝昨天下午发烧,晚上退了,今天怎么又有烧了呀?是否药物用的不对呀?
A:健康人的体温通常维持在口腔温度37℃,或稍低的水平,(肛温约高0.5度,腋温约低0.5度)。
一天之中体温的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1.2度,如果体温升高或其变化超过这一范围,即称之为发热。
从发烧到退烧是有一个过程的,并不是一用药,热就能退下来的,即使是用了退热剂暂时退热了,只要发病原因没有解除,过后又会发热的。
发热的类型
Q:发热的类型可分为哪些?
A:发热的类型分为以下8种:
1. 稽留热:体温在39℃以上,每日波动范围不超1℃。
2. 弛张热:体温高时在39℃以上,低时可接近正常,每日波动范围很大,高低相差2℃以上。
3. 间歇热:是发热期与无热期每隔一、二天交替出现,如:隔日发热一次的疟疾。
4. 再发热又称回归热:指较长的发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发热时高热骤起,数日后骤退,数日后又再发热。
5. 波浪热:发热逐渐上升,逐渐下降,又逐渐上升,再逐渐下降,呈波浪状。
6. 双峰热:一日之内热度两度上升、下降,每次升降相差在 1℃左右。
7. 消耗热:热度在一天内变动幅度很大,高时可达40℃以上,低时又可降至正常以下。
8. 不规则发热:每日发热高低不等,没有规律,呈不规则波动。
发烧护理
Q:宝宝发烧了,妈妈该怎么办呢?
A: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宝宝发烧是儿科许多疾病的一个共同症状。从某种角度上讲,发热并不完全是坏事。但是发烧持续过久或者温度过高,尤其是当出现高热惊厥不仅可以引起机体的损害,还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利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当宝宝发烧时,妈妈应密切注意发病的情况,如果宝宝体温不很高,一般情况比较好,可以在家治疗休息。
有些年轻的妈妈一见宝宝有点烧,就希望医生给宝宝吃药、打针,要求在短时间内将体温降下来,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小儿发烧的原因很多,在未弄清病情之前,就急匆匆地把体温压下去,反而掩盖了病情,延误了治疗。同时,任何疾病引起发烧都有一个过程,病情的治疗也需要一段时间,对小儿的疾病应综合治疗。比如因炎症发烧,待消炎后,体温自然恢复正常,如果仅仅是服退烧药,一下子将体温降下来,不久就又会回升。
宝宝发烧时,应经常喂些白开水或糖水,饮水可补充因发热而蒸发的水分。饮水后出汗,水分的蒸发又可帮助退热。此外,排尿增多也可使部分热量由尿液带出,加速退热。
宝宝发热,只是各种疾病的一个表现。无热,不一定无病,热退也不等于疾病已经痊愈。所以,当宝宝发热时,关键在于对原发病的治疗,而不仅仅是退热。但如果当体温超过39℃时,应采取各种措施将体温控制在38℃以下,以防止高热惊厥的发生。
物理降温
Q:用药降温还是物理降温?
A:宝宝发热,最好采用物理降温法,不要轻易使用各种退热药,以防产生毒性反应。首先应该调节居室的温度,保持空气流通,比如打开门窗或利用风扇加速空气流通,就有利于散热降温。也可采用冰或冷水敷头颈、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退热方法。冰敷时,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用35~40%的酒精或30℃的温水拭浴,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水分的蒸发,也是一种相当简单的退热方法。酒精拭浴时,要注意不要拭浴头面及胸部。物理降温方法的疗效不佳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适当的退热药。
(编辑:蔡旭旭)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上一篇:深秋谨防小儿急性喉炎
- 下一篇:深秋须防“锁喉风”(图)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频道精彩推荐
- 保健
- 健身
- 减肥
- 美容
- 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