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宝宝为什么要哭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2-10-03 10:49:11 | www.chinesejk.com

  初为人父母的年轻夫妻,时常被宝宝的哭闹搞得不知所措。婴儿的哭闹经常会成为父母们就医的唯一主诉。

  不爽,所以要哭

  宝宝到底为什么哭呢?最简单地说,是小家伙感觉不爽,你们这帮没眼力见的大人们居然不知道俺十分难受,哭给你们看!

  没有语言表述能力的婴儿,哭闹是其最有效的表达要求或痛苦的方式。

  当宝宝受到饥饿、困倦、需要拉屎撒尿等内在的生理刺激,或来自外部的冷、疼痛、疾病的刺激,都可以导致哭闹。

  有些时候,哭闹的确是某种病症的表现之一,但更多的时候宝宝的哭闹还是属于生理性哭闹的范畴。因此,年轻的父母们如果不能善加区分,那就很容易过于紧张。

  哭了,该怎么办

  啼哭是新生儿期的一种本能反应,通常哭声嘹亮且中气十足的时候,多属生理现象。父母首先需要考虑应该是宝宝是否饿了、尿了,或者由于过冷过热、姿势不舒服等因素引起。

  有的宝宝常常在睡前哭闹,睡着以后自然安静下来,这种情况俗称“闹觉”。有的宝宝白天睡得多而夜间哭闹得厉害,就需要设法纠正他的生活习惯了,不然,大人孩子一起遭罪。

  常见的病理性哭闹有哪些

  凡能引起宝宝身体不适或疼痛的任何疾病,均可使其哭闹不安。若要讲清楚所有的原因,足够写成一本专著。作为非专业人士,父母们自然不需要掌握那么多,这里仅就几种常见且凶险的情况大略谈一下。

  腹 痛

  腹痛是引起宝宝哭闹的较常见的原因之一,这种情况下宝宝常同时伴有脸色苍白、呕吐、大汗等。实际上可导致腹痛的具体疾病又有很多,即使是一个有经验的门诊医生也往往无法在短时间内就明确诊断。

  民谚有云“肚子疼不算病,有泡屎没拉净”,话虽粗糙,却颇能说明问题。在门诊考虑为腹痛的患儿,大约得有近1/3的情况,经开塞露灌肠排便以后(大约几分钟后起效),腹痛得以明显缓解,甚至当即哭闹停止。如果经开塞露灌肠排便之后宝宝的情况没有改善,就需要考虑别的较为严重的情况了。

  所以,当你发现宝宝出现哭闹不安且数日未排便的时候(有时仅当日未排便即会出现上述情况),不妨先在家中试用开塞露灌肠,也许就能免除一次到医院折腾的麻烦。如无缓解再赶往医院也来得及。

  说到这里,讲个实例。今年春节,我初二夜班,主治了一大堆春节吃东西吃撑吃胀的小朋友。花3块钱挂号(白班我只值2块5),被我用8毛5分的开塞露给摆平了。父母们纷纷感叹,唉,折腾到医院就拉了泡屎……

  肠套叠和阑尾炎

  比较凶险的一些急腹症诊疗不及时往往会危及宝宝的生命,比如肠套叠和阑尾炎。肠套叠是一部分肠管套入相邻的肠管之中,如不治疗常可导致患儿的死亡。典型的肠套叠常导致宝宝突然阵发性哭闹,症状为屈腿、面色苍白,每次发作数分钟,之后宝宝安静或入睡,约数十分钟后再发作,如此反复……继续发展会出现呕吐,甚至由于肠壁血管破裂出血而导致的便血。在发病早期多数病例可予非手术疗法治疗,延误到病情严重就不得不手术处理了。

  很多父母总以为只有大人才会得阑尾炎,其实小儿阑尾炎不但常见,而且由于宝宝的生理结构特点,其病情往往较成人更为严重,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生穿孔。诊疗不及时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报道婴幼儿急性阑尾炎的误诊率约35%~50%,新生儿更是高达90%以上。早期明确诊断适时予手术治疗多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其它疾病

  还有种哭是明显异于常态的,一种高调的尖声哭叫,很刺耳,我们称其为脑性尖叫。如果用光谱仪检测其哭声,可分辨出异常的波形。常见的疾病有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脑积水等。这种哭声实在太特殊了,父母都会觉得不对劲,进而求医诊治。

  至于患佝偻病、营养不良、贫血之类的宝宝也可有烦躁、哭闹、睡眠不安的情况,鉴于类似的情况同上述种种比较起来,不是特别紧急,这里就不细说了。

  总之,如果能初步排除生理情况下的哭闹,我还是建议父母们带着宝宝到医院走一遭。不必说什么给大夫添麻烦了一类的话,谁叫我们穿了白大褂!

(编辑:囡囡)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