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孕期腹胀产生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4-01-11 00:49:15 | www.chinesejk.com

  孕期腹胀所伴随的食欲不振、失去胃口、便秘,甚至造成准妈妈的心理压力,导致不易入眠、作息失调等,是不可小觑的孕期烦恼,但只要与医师确定了解腹胀的成因,准妈妈可以从简单的饮食注意、加强运动等方法着手,轻松告别胀气的不适。

  孕期腹胀产生原因

  引起孕期腹胀的原因很多,在怀孕初期,由于孕激素的产生,会使胃肠道的平滑肌松弛、蠕动无力,容易让酸性的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下方,再加上胃排空的时间延长,当食物滞留肠道的时间延长,在细菌作用下发生腐败与发酵,此时就会产生大量气体,使孕妇产生饱胀感。

  原因1.子宫变大压迫肠胃

  随着子宫内胎儿的成长,逐渐增大的子宫也会自然压迫到胃肠道,子宫除了会将胃稍微上推外,肠道也会被推挤至上方或两侧,而胃肠在受到压迫下,便会影响其中内容物及气体的正常排解,让准妈妈感到不舒服。

  原因2.活动量减少引起便秘

  由于孕妇的活动量通常会较孕前变少,胃肠蠕动减弱,加上孕期的进食内容也会有些改变,过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蔬菜和水果的补充则相对不足,也会造成粪便更容易在肠道内滞留,引起便秘而使腹胀感更加严重。

  孕期腹胀的解决办法

  方法1.少量多餐

  要有效纾缓胀气,改变饮食的习惯是首要之务。如果准妈妈已经感到肠胃胀气,却还进补又进食大量食物,在增加肠胃消化的负担下,只会令胀气情况更加严重。妊娠中晚期的准妈妈可采用少量多餐的进食原则,每次吃饭的时候记得不要吃太饱,便可有效减轻腹部饱胀的感觉,孕妇不妨从每日三餐的习惯,改至一天吃六至八餐,以减少每餐的份量,除了控制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烹调时添加一些大蒜和姜片,也可以减少腹胀气体的产生。

  方法2.细嚼慢咽

  吃东西时应保持细嚼慢咽、进食时不要说话、避免用吸管吸吮饮料、不要常常含着酸梅、或咀嚼口香糖等,都可避免让不必要的过多气体进入腹部。

  方法3.纤维素要补充

  孕妇可多吃含丰富纤维素的食物,例如蔬菜、水果及含丰富纤维素的食品,蔬菜类如茭白笋、韭菜、菠菜、芹菜、丝瓜、莲藕、萝卜等都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水果中则以柿子、苹果、香蕉、奇异果等含纤维素多。纤维素能帮助肠道蠕动。流质的食物虽然较好进食,但却并不一定好消化,因此孕妇可选择半固体的食物。

  方法4.避免产气食物

  如果有较严重的胃酸逆流情况,则应避免甜食,以清淡食物为主,并可吃苏打饼干、高纤饼干等中和胃酸。胀气状况严重时,应避免吃易产气的食物,例如豆类、蛋类及其制品、油炸食物、马铃薯等,太甜或太酸的食物、辛辣刺激的食物等。

  方法5.多喝温开水

  孕妇每天至少要喝1,500c.c.的水分,充足的水分能促进排便,如果大便累积在大肠内,胀气情况便会更加严重。每天早上起床后可以先补充一大杯温开水,也有促进排便的功效。喝温水较冷水适合,因为喝冷水可能较容易造成肠绞痛,当然冰水就更不适宜,汽水、咖啡、茶等饮料也应尽量避免,汽水中的苏打容易造成胀气。另外,在喝水的时候可以加入一点点的蜂蜜,能促进肠胃蠕动,防止粪便干结。

  方法6.保持适当运动

  为了减轻孕期腹胀,孕妇应适当增加每天的活动量,饭后散步是最佳的活动方式。随着孕期,每天散步的次数也可慢慢增加,或是延长每次散步的时间,都是保持运动量的好方法。怀孕期间做适当运动能促进肠蠕动,纾缓胀气情况,建议孕妇可于饭后三十分钟至一小时,到外面散步约二十至三十分钟,可帮助排便和排气,但过度激烈的运动就不适合准妈妈了。

  方法7.心情轻松不紧张

  紧张和压力大的情绪,也会造成孕妇体内气血循环不佳,因此学会放松心情在怀孕期间也很重要。也建议准妈妈们,如果对腹部胀气有更多疑虑时,不妨直接问诊,让医师来辨明症状,可避免因为怀疑而造成的情绪紧绷与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轻松心态,也有助于孕妇排便的顺畅。

  方法8.适度缓和的按摩

  如果腹胀难受时,可采取简单的按摩方法舒缓。温热手掌后,采顺时针方向从右上腹部开始,接着以左上、左下、右下的顺序循环按摩10到20圈左右,每天可进行2至3次。要注意按摩时要力度不要过大,并稍微避开腹部中央的子宫位置,用餐后也不适宜立刻按摩。另外,在按摩时可略加一点点的薄荷精油,也能适度舒缓胀气或便秘的症状。

(编辑:囡囡)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