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区分药、健、食产品,为宝宝成长奠定安全基石

来源:网络 | 发布时间:2015-10-21 11:41:25 | www.chinesejk.com
   近年来,市场上的儿童药食保健品琳琅满目,父母们在选择时会无从下手,经常误入“以价格较高的产品,换来产品安全的保障”的价格误区。甚至为了规避副作用,父母们往往认为选择同名产品中的非药品类产品就能保证既有效,又安全。其实,这些认知都是不正确的。下面以治疗儿童上火的小儿七星茶为例,对药品、保健品和食品进行切分辨别,了解其中的不同之处。

  一、定义不同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和诊断药品等。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二、外包装的批准文号不同

  外包装上的批准文号,凡是批准文号标示“国药准字××××××”的产品为药品。

  从2000年起,卫生部负责保健食品审批工作,保健食品的外包装的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4位年份代码)第××××号”(国产)和“卫食健进字(4位年份代码)第××××号”(进口)两种;2003年10月以后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保健食品审批工作,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G+四位年份代码+四位顺序号”及“国食健字J+四位年份代码+四位顺序号”。“国”代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代表国产,“J”代表进口。

  一般食品没有批准文号,其产品外包装只标注食品生产企业许可证编号。

  三、功能不同

  药品是以人为使用对象,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有规定的适用症、用法和用量要求。

  保健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能调节人体的机能,具有特定的功能,一般适用特定人群。食品一般不强调特定功能,无特定的食用范围,也没有保健作用。

  药品、保健品和食品除了以上不同之外,那么它们在生产要求和质量方面,又有什么样的差异呢?

  第一,生产的质量标准不同

  药品生产都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审查,并通过药理、病理、病毒等方面的严格检查,同时一定要经过大量临床验证和有特定的适用人群,十分严谨。而作为食品的保健品,没有治疗作用,不需要经过临床验证,仅仅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合格就可以上市销售。

  第二、生产过程条件控制不同

  药品必须在制药厂生产,空气的清洁度,无菌的标准,原料的质量等必须符合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对制药厂的质量控制要求,目前要求所有的制药都要达到GMP标准。营养型的保健品和食品则可以在食品厂生产(功能型保健品除外),它们的生产标准比药品生产标准低。

  第三、产品说明书和广告宣传不同

  药品一定要有经过SFDA批准的详细的使用说明书,适应症、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十分严谨;而作为食品和保健品,说明书不会这样详细、严格,这也是比较容易被利用作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的原因。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条例规定,非药字号的产品不得强调、引导产品的“功效作用”。

  以上就是药品、保健品和食品之间的区别,所以父母们在选择产品时,要仔细阅读产品标签,分清是药字号、健字号还是食字号,了解清楚它们之间的差异。此外,宝宝生病时,为了确保安全,父母们最好选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标有“OTC”字样的药品来为宝宝减轻不适。

区分药、健、食产品,为宝宝成长奠定安全基石

  作为治疗儿童下火的代表性药品,三公仔小儿七星茶以薏苡仁、稻芽、山楂、淡竹叶、钩藤、蝉蜕、甘草为配方,获得国药准字号Z44023698,并前期先后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广东省中医院分别进行了两次临床研究,并出具相应的临床报告,得到专业医生的认可。此外,配方君臣佐使角色分明,各成分计量精确,适合0~6岁的宝宝服用,主要用于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二便不畅, 夜寐不安等,而且由于配方中有多种药食同源材料,药性温和,对宝宝肠道、脾胃能起综合调理功效。宝宝去火有效且无副作用,做父母的当然就更加放心。

  日前,三公仔小儿七星茶携手业内具有公信力、影响力的医药媒体网站、母婴网站,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儿童用药安全鉴别”行动,以小儿七星茶为鉴别探讨对象,发布 “儿药安全鉴别”调研报告,为宝宝的安全用药把好关。

  可进入了解报告详情:http://baby.39.net/sangongzai/

区分药、健、食产品,为宝宝成长奠定安全基石

(编辑:)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