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医话太极
古老而传统的中医学在其发生、发展与演化的进程当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与启迪。太极,作为中国古代易学术语之一,在中医学中同样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寓意太极之理的太极在很多情况下亦常被用来作为中医的象征物之一。太极图中一分为二的黑白两部分分别代表着事物内部的阴阳两个方面,而太极图的整体结构亦可谓中医学中阴阳学说的形象说明。
1.阴阳的对立制约。太极图中黑白两部分将整个太极图一分为二。同时,黑白之中又各隐有一点,寓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宇宙间一切事物阴阳划分不可穷尽。没有阴,就无所谓阳;没有阳,也就无所谓阴,阴阳二者对立制约构成了矛盾的统一体。在中医学中,阴阳对立制约的观点得到了方方面面的体现:如《内经》在谈到人体内部阴阳之间的平衡关系时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人体脏腑中五脏藏精属阴,六腑传化属阳;中药四性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八纲辨证中里、虚、寒属阴,表、热、实属阳;伤寒六经学说中太阴、厥阴、少阴属阴,太阳、阳明、少阳属阳……阴阳理论被贯穿于解释人体结构、生理、病理、诊断以及防治等各个方面,构成了人与大自然相应、人体内外统一的整体观念的内涵。
2.阴阳的互根互用。太极图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一体,密不可分;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阴阳相抱,同为一体。阴阳二者相互依存,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条件。验之人身,无论是精与气、脏与腑还是物质与功能等之间的关系,均是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具体体现。如就精、气二者而言,精属阴,气属阳,气化则为气,气聚则成精,气为精之气,精乃气之精,精气不可分离,阴阳同为一体。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传世名方“金匮肾气丸”中,一方面以山药、地黄、山萸肉补肾之精,另一方面以桂枝、炮附子化肾之气,填精以利化气,化气更助生精,可谓阴阳互根互用理论在遣方用药方面的典型范例。
3.阴阳的消长平衡。太极图中随着阳的部分逐渐减少,阴的部分在逐渐增多;阴的部分逐渐减少,阳的部分在逐渐增多。说明自然事物的阴阳双方彼此对立,此消彼长,此盛彼衰。表现在人体的病理变化方面,则有“热盛伤津”、“阴虚阳亢”、“阴盛阳衰”等多种类型。具体而言,如阳热过盛往往耗伤阴液,对气分热盛伤津者,急宜白虎汤甘寒清热生津;胃肠热结伤阴者,急宜承气汤攻下腑实救阴;营血热甚伤阴者,急宜犀角地黄汤清热凉血养阴……即对于阳热过盛的一切病证,在清热的同时不要忘记阴津的耗损,这已成为中医临床用药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
4.阴阳的相互转化。如太极图所示,阴阳双方在各自的运动变化过程中,不断进行着二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就人体而言,物质属阴、功能属阳,物质与功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是阴阳转化的典型代表。从病理角度来看,寒属阴、热属,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又是阴阳转化在病理变化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如病的性质本来属热,因邪气深伏于里,阳气被遏,不能外达,可表现出四肢厥冷、脉象沉伏或拒服寒药等假寒症状;若体内阴寒过盛,阳气被拒,不得入里,可表现出外见浮热、手足躁动、脉洪大等假热症状,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可见,太极图这个富有意象性的圆滑欲动的图案,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哲学思想。了解它、走近它,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太极图跟中医关系这么密切了。
两种截然不同的“天人合一”思想——与杨振宁先生商榷
张守杰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胡适先生有一句名言: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提出一个别出心裁的观点并不难,而要证实这个观点,却要付出十分艰苦的劳动,并且需要有非常谨慎的科学态度。杨振宁先生提出,中医和易经结合是没有前途的,天人合一思想是阻碍了科学发展。观点是十分惊世骇俗的,而论据却显得苍白,特别是人世间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天人合一”,如果不搞清楚,就会犯错。让我们先回顾一下《黄帝内经》记载的中医学的“天人合一”思想。
(一)中医学的天人合一思想又称作天人相应思想,首先出现在《灵枢·邪客篇》“此人与天气相应也”。其主导思想是指人体的变化,是与自然界的变化相一致的,同时,人体的本身,又是一个小的自然界,人体也有着与大自然相类似的各种变化。《素问·气交变大论》提出:善于了解天文的,必定也会了解人。这种思想对中医生理学起了指导作用,《太阴阳明论》认为,喉主天气,司呼吸而主表,咽主地气,司吞咽而为内,所以阳经易受风邪,阴经易受湿邪,这就是同气相求的关系。从这段文献很好地解释了呼吸系统易受风邪侵袭,而消化系统易为湿邪所困的原因。《宝命全形论》中告诫人们:一个人的生活,和自然界是密切相关的,人能适应四时变迁,则自然界的一切,都成为他的生命源泉,能够知道万物作用的人,就有条件承受和运用万物,所以天有阴阳,人有十二经脉,天有寒暑,人有虚实盛衰。用升清阳降浊阴的方法治疗耳聋、耳鸣、鼻塞,已为现代医生所广泛采用,而这一理论的产生,同样是受到自然界水气蒸发下雨的启示。《阴阳应象大论》最早提出了这一著名的法则:大自然的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降为地,地气蒸发上升为云,天气凝聚下降为雨,雨是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云是天气下降之雨蒸发而成;人体的变化亦是这样,清阳之气出上窍,浊阴之气出下窍,清阳发于腠理,浊阴内注于五脏,清阳充实于四肢,浊阴内走六腑。自然界有一年四季,人体的脏器也有相应的四季,《六节藏象论》认为,心通夏气,肺通秋气,肾通冬气,肝通春气。甚至一日之中,人体的阳气也会随着太阳的运转而变化,《生气通天论》指出,人身的阳气,在白天的时候,主要保护着人体的外部,天刚亮的时候,阳气就开始活跃于体表,中午的时候,阳气最盛,太阳偏西,体表的阳气逐渐减少,汗孔由开而趋向密闭,到落日时,汗孔就密闭了。
天人相应理论对中医病因病理学具有指导作用。现代科学证明,一些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是有其周期性的,例如病毒性甲肝,流行周期为7~10年。一年之中,也有疾病好发的季节,例如鼻出血,北方好发于春季,上海地区好发于秋冬。有关这方面的内容,《金匮真言论》有着颇为详尽的论述:东风常见于春季,病变往往发生在肝经,应该取颈部的穴位来治疗,春气应肝,多病在头部,春天多病鼻塞流涕和鼻出血;如果能注意摄生,冬天不做剧烈运动而扰动阳气,那么春天就不会鼻出血和得颈部疾病。这给予我们两点启示:其一,冬天是藏精的季节,素有春季鼻出血的人,冬天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烦恼的脑力消耗;其二,春季的东风易侵犯肝经,在治疗上应用平肝潜阳的药物,如羚羊粉、石决明等,治疗春季鼻出血,确实有良好的疗效。
天人相应理论对中医治疗学和预防学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对疾病的不断深入的认识,是为了更好地战胜疾病,“天人合一”的学术思想,为此提供了宏观指导的途径。《异法方宜论》提出,医生治疗疾病,同样的疾病而采取很多不同的治法,都取得痊愈,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地理形势的不同,而治法各有所宜。并还详细地分析了东、西、北、南、中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变化、风俗习惯的差异,提出了各个不同地区的流行病和易发病,以及不同的治疗方法,从而揭开了中医独特的“同病异治”的奥秘,“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反之,如果不懂得这些,就会耽误病情,影响疗效。《移精变气论》批评说,后世有些医生,治病不能根据四时的变化,不知道白天黑夜的不同,也不能辨别病情的逆顺,等到疾病已形成了,才想到微针治其外,汤药治其内,粗心大意治疗,因此旧病未治愈,又产生新的病了。《内经》的这些论述,至今在临床医疗上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风土习惯有着明显的差异,人们的体质和耐受力也有所不同,因此,治疗方法和药物剂量也就有所不同,如用以治疗咽痛的板蓝根,江南人用9克就有效,而东北地区就习惯用30克以上。同样是上感发热,西北地区天气寒冷,多用辛温解表;江南地区多湿,需用化湿解表。针灸治疗同样也应参考四季气候的变化,才能提高疗效。《八正神明论》提出:“凡针刺之法,必须观察日月星辰四时八正气候,根据气候运用针刺方法,所以气候温和,日色晴明,则人的血液流行滑润,而卫气浮于表,血容易泻,气容易行。天气寒冷,天色阴暗,则人的血行也滞濇不行,而卫气沉于里,月亮初升的时候,血气开始流利,卫气开始畅行,月正圆的时候,血气充实,肌肉坚强,月黑无光的时候,肌肉比较软弱,经络虚,卫气衰减,形体独居,所以要顺着天时而调血气,天气寒冷,不要针刺……”这就是所谓顺天时而调治气血的法则。预防为主,是中医特色之一。《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所以圣人春天和夏天保养阳气,秋天和冬天保养阴气。顺从这个原则,能够和万物一样,保持着生长发育的正常规律,如果违反了它,生命的根本就要受到伤伐,真气受到伤害。自我保养,中医称之为“养生”,其指导原则,同样就是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生气通天论》认为,人的生气联系着天气,天气清净,则人的意志平治,顺从了这个道理,能使阳气固护,虽有致病之邪,也不能危害人体,这就是适应四时气候变化规律的结果。所以圣人能专一精神,适应天气,而通达于神明……
(二)《内经》天人合一理论的核心,是“顺应四时”。这个法则,有其积极的一面,那就是人体必须与大自然保持一致,顺从大自然的变化,才能保持健康,预防疾病。但是应该指出,《内经》的“顺应四时”,基本内容是适应大自然的变化,是消极的顺从,这是由于产生《内经》时代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低下,人们只能臣服于大自然。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日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如何利用自然界四时阴阳的变化,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这就是我们学习古代医学理论,又高明于古代医生之处。复习了上述《黄帝内经》的论述,我们就能了解货真价实的中医学“天人合一”思想的简要内容。
杨振宁先生提出:“在科学问题上一定要摆脱‘天人合一’的观念,认同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自然界有自然界的复杂现象,这完全是两回事,不要把二者合在一起。”显然,杨先生眼中的“天人合一”只是董仲舒的观点。董仲舒的观点是政治论,这与中医学的“天人合一”是截然不同的。董认为,天是至上的神,天是万神之君,至高无上。君主是天的儿子,是受命于天,天子就是天之下和整个社会的最高主宰,天子是天在人间的代表。而中医学认为,天是相对于地的高空,是大自然,是宇宙,是客观的存在。人,不管富贵贫贱,都是天子,都是大自然的儿子,“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显然,董的“天人合一”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君权神授”;而中医学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唯物的。董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道”是根据天意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是永恒的绝对的。而中医学认为,天是在变的,气候地理环境也是在变的,《黄帝内经》反复阐述的五运六气理论,就是指出一年四季和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的不正常变化,会给人体造成不同的伤害,因此,病邪在变,人体在变,治病方法和用药也要变化。“变”与“不变”虽只是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董认为人有三品级,即圣人之品、中民之品和斗筲之品,统治阶级是高贵的,小民百姓是下等的。而这三品级是天所赋予的。显然,这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血统论。中医学也把人分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和阴阳和平之人五类,这仅是人的性格的不同类型,与现代心理学把人分为胆汁型、黏液型、多血型和抑郁型有近似之处。
综上所述,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建立在神学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上的,不但阻碍了科学的发展,而且也阻碍了历史的发展,当然应该摈弃。中医学的“天人合一”思想,充满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至今仍闪烁着东方智慧的光辉。当现代医学深入到分子生物学和基因这样的深度,中医学却站在分析人与宇宙、与大自然关系这样的高度。中医学宏观医学思想与现代医学微观医学思想,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相映成辉,谁也不能抛弃谁。
毛泽东早就指出,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亲口尝一尝,倘若杨先生能通读并读懂《黄帝内经》若干有关“天人合一”的章节,或许会对自己的观点有所修正。
(编辑:阳光)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上一篇:打太极拳锻炼 好处多多
- 下一篇:太极拳养生问答(一)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频道精彩推荐
- 保健
- 健身
- 减肥
- 美容
- 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