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心脏衰竭患者日益增加 新一代双效药物可减入院及死亡率

来源: | 发布时间: | www.chinesejk.com

  心脏为人体各器官提供充足的血液,维持我们的日常生活。不过,一旦患上心脏衰竭,心脏无法输出足够血液供应全身各器官的需要,便会导致各种症状,甚至威胁生命。心脏健康列车估计,随着人口老化及三高越来越常见,本港心脏衰竭个案将持续上升,不但对患者本身构成严重影响,亦对医疗系统造成极度沉重的负担,因此呼吁患者及早求医,医学界亦应采取新一代、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减低因心脏衰竭而导致的入院及死亡率。

  本港心脏衰竭年轻化

  心脏健康列车召集人心脏科专科陈艺贤医生表示,在已发展国家,约1至2%人口患有心脏衰竭,在70岁以上人口中,每10人就有1人患有心脏衰竭 ;在美国,每年约有825,000宗新病例 。“在香港方面,根据医管局年报数据显示,2011年因心脏衰竭入院为19,077人次,2015年则为18,468人次;在因心脏衰竭引致死亡方面,2011年有808人死亡,2015年增至817人死亡。而且香港的冠心病有年轻化的趋势,于1995年50岁以下患者约有7.7%,但至2010年,已增至17%。”另外,本港去年65岁或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6%,估计心脏衰竭新病例有4,046宗,即每100,000人口就有55宗新病例;估计到2036年,香港65岁或以上人口占总人口29%,心脏衰竭新病例为8,227,即每100,000人口有就101宗新病例,增幅超过8成 。

1.jpg

 

  (香港心脏科专科医生陈艺贤)

  为甚么会出现心脏衰竭?陈医生解释,患者的心脏在构造上或功能上出现问题,令心脏无法输出足够血液供应全身各重要器官的需要就是心脏衰竭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瓣膜病及家族病史都是高危因素 。心脏衰竭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气促、踝关节肿胀、疲倦等症状4。随着体力下降,患者难以如常生活、工作,连自理也会出现问题。”

2.jpg

 

  (正常心脏、心脏衰竭对比图)

  心脏衰竭成医疗系统负担

  陈医生透露,当病情恶化,急性发作的频率会增加,大大提高住院率以及死亡风险 。 他又引述公立医院数据指出,心脏衰竭患者占全港入院的患者数字约1%,并占全港心脏病入院的32%,可见心脏衰竭实为公营医疗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

  陈医生又引述一项包括102名心脏衰竭患者的研究指,他们对心脏衰竭的认知不太足够,例如有54%患者不知道心脏衰竭会引致食欲不振、44%患者不知道个人行为和习惯与因心脏衰竭入院的次数有关;另外,他们对自我管理亦有不足,例如只有60%患者常常或每天进食低盐餐及只有36%患者常常或每天检查足踝肿胀的情况;同时,量度体重有助了解身体的水肿情况,对于心脏衰竭患者相当重要,但只有13%患者常常或每天量度体重,更有35%患者从不或很少量度体重。

  心脏衰竭药物成效持续改进

  过往,心脏衰竭的药物治疗主要是控制病征,但随着医学进步,近年药物已大有改进,以更有效地控制病情,“心脏衰竭是长期病患并有需有以多种药物用来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处方,常见的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稀释血剂、利尿剂及利钠肽抑制剂 ,每一代药物都有所改进。”

3.jpg

 

  (新一代双效药物能够更好保护心脏)

  近日,香港引入了新一代双效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它一方面可以增强心脏的保护性神经内分泌系统,另一方面则抑制有害分泌系统,改善血管舒张,刺激身体排出钠和水,减慢病情恶化。研究发现,正在服用新一代双效药物的患者,其病征恶化程度较慢,患者的生活质素也较佳 。陈医生指出。

  双效药物减两成入院及死亡风险

  “此外,新一代双效药能减少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或因心脏衰竭首次入院的风险20%及减少全因死亡率16% 。”至于手术治疗方面,主要为器官移植,但本港心脏移植个案极少,对患者而言,并非出路。因此,陈医生建议医学界应采取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案,真正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才能减低入院及死亡率,千万不要觉得心脏衰竭已是无药可医,现时的治疗方案已可稳定病情,令患者的生活质素大大提升。

(编辑:)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