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居家消毒产品那么多,还是白因子消毒喷雾靠谱!

来源:网络 | 发布时间: | www.chinesejk.com

  当今社会有一个现象: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容易生病的孩子却越来越多。

  也正是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家长都想尽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渐渐抛弃了传统的清洁剂,而升级为“杀毒灭菌”,消毒类产品逐渐成为人们居家生活的必备之物。

  然而市面上的消毒产品可谓是五花八门,比如84消毒液、滴露、漂白粉、白因子消毒喷雾等消毒产品,真的都适合有孩子的家庭吗?

图片1.png

  1. 84消毒液、过氧乙酸

  气味:★★★★☆

  腐蚀性:★★★☆☆

  适用场合:户外、公共场所的地面、墙壁等

  这类的消毒液一般腐蚀性比较强,气味也比较大,主要用于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地面、墙壁、门窗等处的消毒,也有人每两三个月用稀释液消毒洗衣机,但是注意,一定要稀释!并且一定要多通风!若使用时消毒液不小心触及眼睛,需速以清水沖洗!

  而且,其实这类消毒液实际上是不适合家用的,尤其是有宝宝的家庭。2017年11月份,有一行6人误把消毒液当茶水,3名大人和3名小孩都出现呕吐现象,所以很多人用来浸泡衣服的做法是不合适的。尤其是很多宝宝会有经常性舔舐衣服、被子或是其他物品的习惯,父母都不会愿意自己的宝宝成为试验品。

图片2.png

  2.滴露、来苏水

  气味:★☆☆☆☆

  腐蚀性:★★☆☆☆

  适用场合:比较适合家用,家具、地板之类

  这类消毒水的腐蚀性、气味虽然没那么强,但由于也是高浓度浓缩的液体,在充分稀释后才可以用来擦拭家里的地板、家具之类的,也比较适用于成年人的衣物浸泡、床单清洗消毒,但一定要再用水充分清洗。

  对于家里有宝宝的家庭,尤其要注意,因为若有一定浓度的残留,接触皮肤可能会引起肌肤发红发痒,而且对口腔、喉咙、胃部也会有刺激性,对人体是有害的,尤其当家里有要在地板上又爬又舔的宝宝,更是要谨慎使用。

图片3.png

  3.漂白粉

  气味:★★★★☆

  腐蚀性:★★★★★

  适用场合:家庭局部消毒,厕所、便盆、浴室排水口

  这类外用消毒剂,需要以一定的比例配置成低浓度容易才可以使用,可以用于喷洒或擦拭浴室、厕所,或者浸泡痰盂、便盆,浸泡擦拭的时间必须在5分钟以上。

  但这类消毒剂刺激性气味明显,对皮肤刺激性也比较大,不适宜长久使用。

图片4.png

  4.白醋

  气味:★★★★☆

  腐蚀性:★★★☆☆

  适用场合:清洗花洒、泡脚

  醋的酸性可以将“硬水”中钙离子堆积成的碳酸钙化解掉,可以用来清洗浸泡花洒,低浓度的还可以用来泡脚,杀菌的同时缓解疲劳。

  但,醋挥发出来的气味很刺鼻,熏醋来进行家庭杀菌消毒、预防感冒是不可取的。熏蒸白醋产生的刺激性、挥发性气味,对孩子的呼吸道是有损伤的,尤其孩子要是呼吸道过敏(如过敏性鼻炎、哮喘)就更不推荐了。

图片5.png

  5.免洗白因子消毒喷雾

  气味:★☆☆☆☆

  腐蚀性:☆☆☆☆☆

  适用场合:婴孩用品、小创口、宠物用品、各种物品表面等

  白因子消毒喷雾温和不刺激,便于携带,而且安全到可以“喝”,消毒后无需清洗,广泛用于婴幼儿早教中心、幼儿园、办公室及办公用品、衣物家居等处,另外,包括商旅和带娃出游都适用。

  在使用时只需要对需消毒的区域喷一喷,就能够快速杀菌灭毒,长效防护。比如门把手、楼梯扶手、脚垫、水龙头、洗脸面盆和座便器等表面都可以适量喷洒消毒。

  另外,对于家里有孩子的家庭尤其适合,使用白因子消毒的同时,可以确保不会刺激到宝宝的皮肤健康和呼吸道。宝宝的玩具、奶瓶喷一喷消毒,能够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甚至当表面皮肤有小创口时,也能够用来杀菌消毒,预防病毒感染,包括宝宝的湿疹、尿布疹、痱子等都同样适用。

图片6.png

  对于家用消毒用品,父母总是不断的在做选择,但哪怕只是一件小小的日用品,也只有便于使用,能够无害于健康,才算靠谱!

(编辑:)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