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茅药酒终于为其广告付出了代价
中医药有“毒”到底谁说了算?
俗话说:“人红是非多”,这不鸿茅药酒又摊上事儿了!
最近广州医生谭秦东在网上发表了一篇“中国神酒‘鸿茅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的帖子被众多网友转发,导致鸿茅药酒300多万的退货,最终因严重损害鸿茅药酒公司声誉被警方带走。本身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申诉-删贴解决的问题,而动用警力跨省抓人,对于鸿茅药酒这种处理方式持保留意见。也正是因为这样,舆论再一次将鸿茅药酒推到了风口浪尖,也将中医药“有毒论”再次被甚嚣尘上。
鸿茅药酒到底有没有毒?这个问题看上去很简单,非黑即白。但其实是蕴含了中西医两大科学体系的认知问题。
首先,看事件本身。拥有麻醉医学硕士学位的医生谭秦东,从其在“美篇”发表了《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来看典型的西医认知体系。文章从心肌的变化、血管老化、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想说明鸿茅药酒对老年人会造成伤害。表述本身是否符合中医科学依据不予置评,但是标题“毒药”一词博取读者眼球可能欠妥。
其次,鸿茅药酒在获批之时已经过严格的药品审批程序,即合法的OTC药品。鸿茅药酒其中的67味药,每一味药经过了国家严格的检验,而且鸿茅药酒还是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对处方、药理、工艺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创新。据了解,在我国审批一个OTC,要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既要进行动物试验,还要进行人体试验,并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确认安全可靠之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才发OTC批文。鸿茅药酒组方作为验方更是经过成百上千年的检验,早已确定其安全有效性。我们很熟悉的六味地黄丸、阿胶补血口服液、乌鸡白凤丸等都是经典组方的代表。
这次事件被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是鸿茅药酒组方中何首乌。中医理论专家梁爱华对此表示:应科学客观看待中药“毒性”,鸿茅药酒含有60多味药材,但是半夏、南星、何首乌在这个方子里,整个一天的用量算起来,最后吃到的量只有二十几毫克,这个量是非常低的。比如说我们一天吃到何首乌才24毫克,这个量是不会由于含有某种成分在里面就引起问题的。
第三,OTC药品更安全。对于OTC的定义,卫生部是这样定义的:消费者可不经过医生处方,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品,而且是不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下就能安全使用的药品,即不需要凭借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的处方即可自行选购、使用的药品。
既然是国家经过严格审批,专家力挺安全有疗效,为何会被频频质疑呢?
新京报的报道《屡查不改 鸿茅药酒仍在称“所有人都能喝”》;新浪网的报道《鸿茅药酒被责令停售 治病药酒被指夸大宣传》等等。据有关媒体统计,鸿茅药酒至2002年成立以来违反广告法多达2600多次,从这些媒体报道不难看出——祸出广告,存在表示功能的断言,夸大宣传治疗范围”。不过,碰到同样问题的不只是鸿茅药酒,代表着中国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同仁堂、陈李济等等老字号同样遇到违反广告法停售的情况。
为什么OTC中药频繁违法广告法?对于这样一现象,前不久法学专家刘双舟在“保护民族品牌,振兴中蒙医药”发展研讨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表示“中药确实很特殊,按照法律的要求,药品广告必须和国家批给你的药品说明书保持一致,你不能超过药品说明书做广告。这跟西药有区别,西药的说明书都是说你治什么病的,但中药不是,中药的说明书不是针对某一个病批的,它是针对病因和症状来的,很多用语很专业,消费者不易理解。所以这就给中药做广告带来很大的困难。中药做广告必须转化,内容既不能超出说明书,而且还要让人听得懂,比如说鸿茅药酒的说明书上标明可以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及妇女气虚血亏”,这样给人的感觉能治很多病,引起有些人的误解。所以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从刘双舟通俗的表述中不难得出,中医药企业频频躺枪的真正原因——现阶段国家对中西医OTC广告审批标准是一刀切,这是现阶段广告法的是一个漏洞。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中医药了。中医药文化要得到保护和传承,国家应该加快中医药方面的法制建设,至少确保中西医在同一条跑道上。
这当然不能成为鸿茅药酒的借口,有业内人士表示:“鸿茅药酒广告违法问题由来已久,这其实是市场和销量之间的矛盾。上面要销量,下面宣传攻势难免越界。”鸿茅药酒作为中医和蒙医结合的产物,67味药材中医蒙医精粹的组合,理应得到传承和发扬。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忽略了两个问题:第一是一味追求市场效益;第二缺乏与目标市场的有效沟通,久而久之沟通渠道阻塞,矛盾爆发。企业快速发展同时,需要停下来检视一下自身发展,这样企业才能不断稳步前进。
中医药有毒论 中医认知普及才是解药
近年来中医药遭遇到的种种非议与质疑,有毒论声音此起彼伏,就连方舟子这样的人都出来大肆反对中医。中医药有毒吗?无价值吗?当然不是。从世界针灸学会、世界中医中药联合会的成立到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物学与医学奖,从菲尔普斯身上的火罐印迹到今年川贝枇杷膏在美国的脱销。早已证明中医药价值所在。
我们的邻国日本每年要从中国进口大量优质药材,出口欧美中成药,8成以上都是日本垄断,甚至美国科学家已经率先发现中草药提取成分汉防己碱可以治疗埃博拉感染,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我们要加强中医药文化的科普宣传,宣传什么?宣传正确认识不同科学体系。“中国的科学并不等同于西方的科学,不能把西方科学当作衡量科学的唯一标准。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观、疾病观、药物观、治疗观以及几千年的医疗实践经验,是一套系统的传统医学体系,在防病治病中效果确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能用西方医学的观点来理解和评判它。” 中国中医科学院柳长华教授表示。
具体点就拿毒来说吧,在西医里面是谈毒色变,而在中医就是另外一套体系,中药有毒的说法,《神农本草经》里面就说药有上中下三品,下品是有毒性的,是攻病的!中医说的毒是毒性,不是有毒成分。比如王老吉中的夏枯草,云南白药的草乌,龙胆泻肝丸中的龙胆草,牛黄清心丸中的朱砂等等。”所以这就是一个认知问题。
鸿茅药酒事件的发生是一件坏事,也是一件好事,可以激起全社会关注,从而对全社会进行以中医药科普宣讲。
中医药不仅要传承更要发展,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的宏观战略,更需要像同仁堂、白云山陈李济、鸿茅药酒企业承担承上启下的作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中医药,消除中医药传承和国际化中的障碍,实现中医药创新性突破。 同时也要充当社会中医药科普员。
(编辑:)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上一篇:鸿茅药酒到底是不是“毒酒”?专家指出,中医科普刻不容缓。
- 下一篇:最后一页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频道精彩推荐
- 保健
- 健身
- 减肥
- 美容
- 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