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当“上医”
有一次,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哪一个医术最高?”扁鹊回答:“长兄最高,仲兄次之,我最差。”
魏文王让扁鹊解释一下。扁鹊回答说:“我长兄治病,是在病症还未表现之时就把病治好了,所以他的医术只有我们家人才知道,他的名气根本传不出去。我仲兄治病,是在病情初起时就把病人治好了,一般人以为病人得的只是小病,所以他的名气也不大,只有乡里人才知道。我扁鹊治病,是在病情严重后才治,别人见我割肉切骨,动作颇大,就认为我医术很高明,我也因此而闻名于天下。其实,比起我长兄与仲兄来,我的医术是最差的。“
故事的要义,可以概而言之为: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
在网上搜索”上医治未病”五个字,瞬间可找到100万条相关信息,很多都讲到上面这个小故事。引用这五个字的文章出自各种官方的,民间的、个人的与健康、环保、医学、保健品生产销售有关的网站、在线药店、个人博客等等,可见这个认识深入人心。
在这则历史故事里,“上医”只是一个人,但扁鹊精辟的见解却惠及了世世代代炎黄子孙。今天,谁是“当代上医”呢?在物质急速丰富,各种“现代生活方式病”也急速增加的今天,人们在急切地呼唤着。
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绘制了未来15年的国民健康蓝图:中央文明办、卫生部2002年开始,组织十几位知名专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相约健康社区行——卫生进社区健康教育专家巡讲活动”,使广大群众直接受益:2005年,卫生部又出台了《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政府制定的与人民群众预防保健相关的政策与措施可以说不计其数。这正是在行上医之事。
医学专家在健康讲堂上深入浅出,将“四大基石”化为百姓一听就能懂,一学就能用,一用就见效的金钥匙:科普工作者在传播媒体上孜孜不倦,精心策划,细水长流,使民众年年月月日日有可相伴的保健医生。这正是在尽上医之责。
然而,政府对于全民健康的规划和组织实施,专家对于健康的生动讲解,报刊电视等对于知识的传播,终究不能代替一个人在生活中所展示的宽容与微笑,不能代替登高临风的舒畅心情 ,不能代替舒筋活血后的微汗,不能代替戒烟,不能代替少盐,不能代替睡眠……一切需要身体力行的事都是外人不能代替的。毕竟只有做到这些,才真正是得了上医之惠。
由此,我们能不能说,最终的“上医”是我们自己呢
得了病,就会有症状出现,症状是看得见的,人们习惯于对看得见的东西更关注。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生命受益如“春雨润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则是“冰冻三尺”。不知不觉中,我们自己决定着自己的健康。
看病不是人人都会,于是人们寄希望于高明的医生。殊不知防病才是最最重要,到了非打针吃药不可,那已是没有办法的时候了。前面说到“上医治未病”的条目在网上有100万个,使我们感到欣慰,而再搜索“医院、医生”,显示出的条目就有1000万条,10倍于前者。可见做“上医”之事还任重道远啊
健康是每个人的愿望,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尤其迫切与重要。二十年来,《中老年保健》始终致力于向中老年朋友传递“知病与防病”的知识。今后,这依然是我们办刊的方向。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中老年人能读到这本杂志,希望有更多的中老年人让这些知识转化为健康的身心。
为了您,为了您的家庭,为了中华民族,让我们一起当“上医”。
(编辑:艾美丽)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上一篇:板蓝根规范化栽培技术
- 下一篇:社区干预,为慢病管理定“谱”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频道精彩推荐
- 保健
- 健身
- 减肥
- 美容
- 整形